朝鲜战争中一封特急电报未按时发出险些让一个师全军覆没!

一九五一年二月十三日,志愿军在朝鲜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一带与联合国军激战,此战前后历时两天,志愿军第三十九军歼敌一千余人。至十五日黄昏时分,由于志司担心当天晚上不能解决战斗,第二天被被美军战机轰炸,因此志司下令停止进攻,并于十六日拂晓前退出战场。

三十九军军部收到志司的电报后,马上给下属一一六师发了一封特急电报,令其于次日拂晓前撤出战场,不过,电报在传递过程中,却出现了意外!

当时军部将电报交由军部电台发送,然而由于特急电报实在是太多了,军部也没有特别注明这封电报的重要性,于是电台便按照先到先发、后到后发的原则发送。这样一来,原本晚上七点就应该发往一一六师的电报,滞留在电台,一直没有发出。

当时联合国军主力已经向砥平里赶来,如果一一六师不能准时撤出战场,必定会陷入重围,一一六师将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。

当天晚上八点,三十九军军部下令转移,电台也随之关闭,与军部一起转移,此时滞留在电台的特急电报仍未发出。

在转移过程中,三十九军副军长吴国璋突然想到那封特急电报,问及作战科长,才知道电报竟然还没有发出去,吴国璋气得大骂,马上命令架设电台,立即向一一六师发电。

当天晚上十点,一一六师师部才收到那封特急电报,时任一一六师师长的乃是汪洋将军,在与师部干部商量后,由于当时距离天亮只有六小时不到,他担心部队仓促后撤,一旦被敌人咬住,后果将不堪设想,况且部队还有一百多名伤员,难以在短时间内撤走。为此,汪洋决定暂且不撤退,坚守阵地一天,十六日黄昏再撤出阵地。

汪洋让电台将这一决定报告给军部,然而,由于军部已经撤掉了电台,根本联络不上。尽管如此,汪洋还是决定坚持原定计划,他下令抢筑防御工事,并让人着手制作担架,准备运送伤员撤退。

十六日拂晓,联合国军对一一六师阵地发起猛攻,一一六师战士奋勇抵抗,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。当天晚上,一一六师三四八团在公路东侧打开一个突破口,汪洋下令以一个营后卫,保护伤员由此撤出战场,此后,一一六师有秩序地撤退。

在此次撤退行动中,一一六师没有仓促撤出战斗,而是推迟一天撤退,因为有了一天的缓冲,一一六师撤得非常从容,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。

战后,一一六师将此次撤退行动报告给了军部,军部对汪洋等干部提出了表扬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Theme: Overlay by Kaira Extra Text
Cape Town, South Africa